水污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和消除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
改革生产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
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
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回收有用产品,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就地回收。
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在制定各种规划时,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
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
将同行业废水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
有计划地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设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水源。
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的具体条例。
加强水质监测,反映水质的浑浊程度、臭味、肉眼可见物等指标,可以反映有机物污染、细菌污染等。
其他措施
对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实行风险管理,制定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
不得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性液体、碱性液体或者剧毒废液。
不得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
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推广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选择环保型产品,减少浪费。
合理利用资源,积极倡导节约用电、用水等资源,避免过度浪费。
政策及法规支持,政府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推广。
社会参与,建立公益环保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这些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以期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