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的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演讲内容
紧扣主题,立意新颖(10分)
具有启示意义、时代意义(10分)
内容充实、例证典型、说服力强(20分)
朗诵能力
普通话流利,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发音标准,语调准确,表达流畅,声情并茂,有号召力(20分)
节奏优美,富有感情,肢体语言使用恰当(15分)
有感染力和带动力,对观众的控制能力和对观众的呼应能力(10分)
演讲时间不小于5分钟,不高于10分钟,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则扣分(5分)
形象风度
上下场致敬、答谢(5分)
仪表端庄大方,服装得体,举止从容,表情亲切自然,精神饱满(5分)
综合表现
根据选手的表现做出综合素质考评(2分)
其他评分项
主题鲜明,内容深刻(3分)
表达恰当,谈吐大方(2分)
整体形象(2分)
舞台感染力(3分)
思想内容: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要求表现真实情感(满分3分)
语言表达:要求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有表现力,感染力(满分3分)
形象风度:精神饱满,姿态大方得体(满分2分)
综合表现:根据选手的表现做出综合素质考评(满分2分)
评分原则
评委按评分标准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该参赛选手的得分
如有超时情况,在得分基础上扣除
时间要求
朗诵时间通常要求在5分钟以内,超过时间酌情扣分
创意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符合赛事主题要求,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3分)
这些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可以帮助评委和观众更全面地评估选手的表现,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建议选手在准备比赛时,重点从这些方面进行练习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