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的原文及注释如下:
《虽有嘉肴》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
虽:即使。
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
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矜、寡、孤、独、废疾者:指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男有分,女有归:指男女各有其家庭角色和责任。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指财物不应据为己有。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指能力不应隐藏不用。
谋闭而不兴:指阴谋诡计不会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指盗窃和乱贼行为不会发生。
外户而不闭:指门户不关,象征社会安宁。
是谓大同:这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
这两则短文分别阐述了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