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
基本体态
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
仰头,颈部稍后枕。
手型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形成“板手”。
手臂动作
甩袖:通过手臂的快速甩动,模拟马背上的奔腾与风的呼啸。
划圆:手臂动作常呈圆形轨迹,练习时可先从简单的平面划圆开始,逐渐过渡到立体的空间划圆。
揉臂:以肩背肌肉推动锁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后圆形揉动,同时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传导。
揉肩: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后摆,同时右肩向后摆,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后扭动,同时肩略耸。
硬肩:动作基本与柔肩相同,但动作要硬,干脆,节奏分明有棱角。
弹肩、抖肩:通过肩部的快速抖动,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步伐训练
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大八字步位、弓箭步位、踏步位(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用脚掌踏地)、大踏步位(在踏步位基础上,双腿拉开距离,成为前腿屈膝半蹲,后步绷直的动作)。
点步位(双脚站八字位,但一脚稍前于另一脚,用脚尖点地)、大点步位(在点步位基础上,两腿拉开距离,后腿屈膝微蹲,前腿伸直点地)。
马步:模拟骑马姿态的步伐,双脚交替向前踏出,膝盖微弯,重心下沉。
滑步:在地面平滑的场地上进行,通过脚掌的快速滑动,产生轻盈飘逸的效果。
其他动作
耸肩:通过将双肩紧贴身体,然后放松肩膀,让肩部的力量传递到身体其他部位。
绕肩:肩部做圆形运动。
碎步:轻快的小步子,常用于表现欢快的情绪。
绕圆:身体或手臂做圆形运动。
拧转、拧倾、横摆扭:通过身体的扭动,增加舞蹈的动感和表现力。
这些基本动作共同构成了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风格和魅力,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豪放和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