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由项目经理总负责,经理部各领导成员及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分工负责,按GB/T19002-ISO9002质保体系要素进行分解,各负其责,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经理负责制,以技术负责人为主的技术负责制,技术负责人兼任管理者代表负有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各管理职能部门和岗位责任制,形成有效动作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控制计划
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精心组织施工,以优质产品满足业主的愿望和要求。施工中广泛开展质量职能分析和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即: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检验专业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对质量综合保证能力显著提高。
技术交底与培训
施工前由施工组织、方案或措施编制人员对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人作组织、技术、方法、措施的交底工作,施工负责人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传达和工作安排的布置。施工中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施工图纸、材料、设备的有关技术文件、国家现行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范、标准及制定的组织、设计、方案或措施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必须佩证上岗,国家规定的持证上岗的工种(例如焊工等)必须持有关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方能上岗。
质量检查与验收
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的自检、互检、交工检查三检制,自检由施工操作人员本人进行,互检由施工操作人员相互进行,交工检查由设置的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各施工负责人和专职质检员在施工中对施工质量要负责进行随时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所有施工过程都要按规定认真进行检验,未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返工,验收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坚持样板引路制度,各道工序或各个分项在施工前必须做样板,有关人员进行监控指导。
材料和设备管理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必须认真执行《采购工作程序》,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凡采购到现场的物资,材料人员必须依据采购文件资料中规定的质量和申请计划进行验证,严把质量、数量、品种、规格验收关,必要时请有关技术、质检人员参加。
工程所有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按要求进行复试,按规定批量提供试验报告。凡使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应有法定单位鉴定证明,要有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使用前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根据设计要求优先选用获得我国 GB/T19000-ISO9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
人员管理
提高认识,加强对一线工人的管理。实施“一选择,二教育,三管理”的原则,即选择合适的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培训,严格管理。
对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职责分工,必须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搞好团结协作,对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对施工人员严格进行考核上岗施工。在编制施工计划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人与任务的平衡,防止造成人为事故。
施工进度与生产安排
加强施工生产和进度安排的控制,会同技术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于质量。合理安排劳动力,科学地进行施工调度,加强施工机具、设备管理,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