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平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裔。他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儋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次年病逝于常州,追谥文忠。
文学成就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记叙文最具独创性,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如《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诗歌:现存2700多首,内容丰富,有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社会政治诗,如《荔支叹》;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的景物诗,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及题画诗等。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开创了湖州画派。
主要作品
《东坡七集》:包括诗、词、文等多种作品。
《东坡易传》:对《易经》的解读。
《东坡乐府》:收录了他的词作品。
《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他的绘画作品。
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虽然多次被贬谪,但始终关心民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才华和品格,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