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它包括谈话式、谈论式、归纳式讲授式、重难点讲授法、实践活动式等多种形式。这些方式旨在通过不同的互动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习效果。
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谈话法(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参观法: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
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
其他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探究性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知识体系并进行讲解,最终由教师总结。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探索和讨论,增强自信心和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化教育手段: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平板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习视野。
建议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可以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在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的课程中,则可以更多地运用讨论法、练习法和任务驱动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