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行总结:
| 物距(u) | 像距(v) | 像的性质 | 像的位置 | 放大或缩小 | 虚像或实像 | 与物同侧或异侧 | 应用实例 |
|---------|---------|----------|----------|------------|------------|----------------|----------|
| u > 2f | v < f| 倒立 | 异侧 | 缩小 | 实像 | 异侧 | 照相机 |
| u = 2f | v = f| 倒立 | 异侧 | 等大 | 实像 | 异侧 | 测焦距 |
| f < u < 2f | v > f| 倒立 | 异侧 | 放大 | 实像 | 异侧 | 投影仪、幻灯机 |
| u = f| v = ∞| 不成像 | -| - | 虚像 | 同侧 | 平行光源:探照灯 |
| u < f| v > u| 正立 | 同侧 | 放大 | 虚像 | 同侧 | 放大镜 |
解释
物距(u) >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 f,应用于照相机等。
物距(u) = 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f,用于测焦距。
f < 物距(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 f,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等。
物距(u) = f:
不成像,因为像距(v) = ∞。
物距(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 > u,应用于放大镜等。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凸透镜在不同物距下的成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