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如下: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快乐吗?旁人部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知道新知识,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精神倦怠。”子曰
: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 孔子说:“由呀,(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懂啊。”子贡问曰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翻译: 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回答说:“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为‘文’。”子曰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翻译: 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必定有我可以学习效法的人!选择其中好的,来跟他学习,对于不好的,如果我也有就改之。”子曰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翻译: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
这些语录涵盖了学习的方法、态度、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