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该制度涉及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并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和调整:
根据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
生产供应保障:
国家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和储备的监管,确保供应稳定。
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
通过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政府定价、采购和统一配送,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负担,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
零差率销售: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全部配备使用:
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必须按规定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医保报销: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
财政补偿:
政府通过财政补偿机制,支持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
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绩效评估:
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绩效评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执行。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改善目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平可及,促进健康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