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时间:2025-02-14 11:52:49 单机游戏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及职业道德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爱学生,循循善诱

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

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而作出相应的努力。

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要对班内孩子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对困难儿、问题儿、特殊儿采取针对性教育,求得每位孩子的发展。

尊重家长,互相配合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调动家长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上的积极性。

对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

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

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

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

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专业。

认真施教,掌握教育规律。

严谨求实,以知求善,掌握精深广博知识。

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真理。

不断研究教学艺术,反思教育实践。

自觉投身学校教育改革,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团结协作,服从领导

学校领导要尊重、关心和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不偏袒、不包庇任何员工。

学校领导要钻研业务,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教师的表率。

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教师的批评和建议。

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反对以权谋私。

其他职业道德行为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尊重幼儿,关爱幼儿,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注重自身品德修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积极承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遵守法律法规,廉洁从教,不作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情。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参与与教育工作无关的商业活动。

不参与不良的社会活动,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

注重个人形象和仪表,不穿着不得体、不整洁的服装。

不吸烟、不饮酒,不迟到、早退,不辞职不请假。

注重言语文明,不使用粗俗语言,不恶意攻击他人。

保护个人隐私,不泄露学生和同事的私人信息。

这些准则和行为规范旨在确保幼儿园教师能够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教育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