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注释标识符
脚注:通常出现在当前页的底部,标识符为阿拉伯数字,如①、②等。
尾注:出现在文章末尾,标识符同样为阿拉伯数字,如。
文内注:直接插入到正文中,通常用圆括号包围,不涉及特定的标识符。
注释内容
描述性注释:清晰、简明地说明需要解释或补充的内容,可以引用其他文献或资料。
引用性注释: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需加引号,间接引用则不需要。
注释位置
脚注:注释内容排在当前页的底部,与正文之间有明显的分隔。
尾注:注释内容排在文章末尾,通常在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开始标注。
文内注:直接插入到正文中,通常用圆括号包围,注释内容与正文之间不用空格。
注释格式要求
字体和大小:中文注释一般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注释采用Times New Roman 9号。
序号格式:注释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标注。
引用标注:在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时,需注明作者、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
建议
在撰写学术文章或论文时,建议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形式进行注释,以便读者更方便地查看注释内容。
注释内容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解释。
引用他人观点或资料时,务必注明出处,以符合学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