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约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书写:
履约时间方面
明确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的履行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
说明是否按时履行,有无延迟或提前的情况。
若有延迟或提前,需说明具体时长和原因。
履约质量方面
详细描述合同约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
说明实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达到了该标准。
若存在质量瑕疵或缺陷,需说明具体表现、对对方造成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履约数量方面
对照合同约定的数量,说明实际交付或提供的数量是否相符。
若存在数量短缺或超标的情况,需说明短缺或超标的数量及原因。
履约行为方面
阐述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程序进行沟通、协作和处理争议。
说明有无违约行为或违反合同约定的其他行为。
若存在违约行为,需说明对这些行为的处理结果。
合同履行的进度
明确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进度,如已完成的部分、正在进行的部分以及未开始的部分。
具体到每个关键节点的完成情况。
质量达标情况
说明合同约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若通过相关的质量检验或验收,需说明检验或验收的结果。
若存在质量问题,应详细描述问题的表现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书面文件
包括合同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交接性文件(如竣工报告)、评价文件等,以证明合同履约情况。
合同履行的责任人
说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具体的责任人及其职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处理和事后总结。
合同履行的监督和问题处理
描述总经理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如何了解、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并及时处理或汇报问题。
若因某些原因未能全面履行合同,需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情况,对合同履约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说明是否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若存在未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情况,需明确责任和后续的处理计划。
建议:
在撰写合同履约情况时,应确保内容客观、准确、详细,以便清晰反映合同履行的真实状况。
使用法律术语,确保填写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和可追溯性。
若存在未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情况,需详细说明原因及补救措施,以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