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18

时间:2025-02-14 08:11:30 单机游戏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起超过该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感染。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新的感染: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潜在性感染: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医务人员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要细菌定植而无症状和体征。

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而产生的炎症反应。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发热超过38.5°C超过2天,并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

病原学诊断: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发热、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显示肺部有炎症浸润病变。

病原学诊断:

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10^6 CFU/ml。

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经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10^4 CFU/ml,或经防污染标本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而原有慢性阻塞性肺泡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病原菌数必须≥10^3 CFU/ml。

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值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这些标准旨在帮助医疗机构更准确地诊断和管理医院感染,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