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措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标的一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措施原则GB/T50080、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措施原则GB/T50081和一般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措施原则GB/T50082的规定。原材料选择: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不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不小于0.2%。
最大水胶比: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配合比设计步骤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计算公式为fcu,0≥fcu,k + 1.645σ,其中fcu,k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σ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计算水灰比(W/C)。根据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fce)等因素计算。
确定单位用水量(mw0)。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等因素来选择。
计算水泥用量(mc0),mc0 = mw0/(W/C)。
确定砂率(βs)。根据粗、细骨料的品种、粒径、水灰比等确定。
计算粗、细骨料用量(mg0、ms0),可以采用质量法或体积法进行计算。
其他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应考虑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设计的强度要求、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经济性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这些规程和步骤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