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平皿法
方法:将一定量的供试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菌落数。
原理:供试液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形成可见的菌落,通过对菌落的计数来测定微生物的数量。
应用:例如,在检测药品中的微生物时,将一定稀释度的药液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经过培养,每个存活的微生物细胞形成一个单菌落,根据菌落数量计算微生物的含量。
薄膜过滤法
方法:用滤膜过滤一定量的供试液,冲洗滤膜后,将滤膜转移至培养基上培养,计数菌落。
原理:利用滤膜的孔径截留微生物,使微生物留在滤膜表面,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形成的菌落数来确定微生物的数量。
应用:对于含有抑菌成分的供试液,通过过滤可以去除抑菌成分的影响,更准确地检测微生物。
最可能数法(MPN法)
方法:将供试液进行系列稀释,接种到多管培养基中培养,根据阳性管的数量对照MPN表得出微生物的可能数量。
原理: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不同稀释度下阳性管的数量来估计微生物的浓度。
应用:例如,检测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时,将水样进行不同倍数的稀释,分别接种到多管培养基中,根据出现阳性反应(产气等)的管数来推断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微生物计数法
方法: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包括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应用: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控制菌检查法
方法: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
应用:包括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控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检测特定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涂布法
方法:取少量样品涂于固体培养基上,在菌落周围形成抑菌圈的称为合格点;反之称不合格点。
应用:通过数菌落数量来判断待测品中细菌数量。
膜过滤法(适用于医疗器械)
方法:用0.45μm孔径的膜过滤样品,将膜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凝胶平板中进行培养。
应用:适用于水、食品等大量液体的检测。
这些方法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和检测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测。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