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尊师的故事是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典范,具体情节如下:
困境中的尊师
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时,曾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连续好几天没有进食。孔子因饥饿而白天睡觉,颜回看到老师受饿,心中忧虑,决定出去乞讨。最终,颜回遇到一位好心肠的老妇人,得到了一些白米,并迅速煮熟。
无礼的误会
颜回将煮好的米饭端给孔子时,孔子因未见到颜回先吃,感到生气。颜回解释自己先吃是因为饥饿难耐,孔子听后,假装生气地要求颜回用米饭祭奠他已故的父亲。颜回坚决不同意,认为米饭不干净,不能用于祭祀。
孔子的感动
孔子最终被颜回的恭敬和孝心所感动,承认颜回的行为是出于对他的尊敬和爱护,而非无礼。这个故事体现了颜回对孔子的深厚敬意和忠诚。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颜回的尊师之情,也传递了尊师重道、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