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收集与检验
每次供应商送货时,要求附带出货检查报告书和原材料证明件,并按生产批次进行检验。
建立《要确认部品检验指导书》作为抽样检验的标准。
对不良品进行统计,并记录《来料检验记录》和《供应商不良统计表》。
对供应商的合作态度进行等级划分,并对不配合的企业加强管控。
供应商考核
根据检验记录、不良统计表、响应速度和态度以及不良再发概率进行评估,给出月度品质综合得分。
将供应商的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现场检查、约谈等。
供应商稽核
对供应商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员工培训、设备条件、原材料检验及处理流程等方面。
质量能力审核
在选择供应商时,对其进行质量能力审核,包括体系及过程,并建立供应商审核档案。
确保技术协议的完整统一,防止因标准不同导致的质量事故。
推动内部质量改善
鼓励供应商成立质量改善小组,推动制程和材质变更的确认管控。
引入质量体系如SPC、6sigma等,并进行材料质量目标达成状况的改善与检讨。
选择多家供应商
为了增加竞争和提高产品质量,同类产品最好有两家或更多的供应商。
价格激励
合理的价格有助于合作的稳定和顺畅,企业应综合考虑成本和供应商的收益空间。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共同发展,及时调整不良合作关系。
优化采购流程
通过优化采购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预案,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供应链透明化
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全面管控与透明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建议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并定期评估和调整管理策略以适应市场和业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