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算和结算在财务管理中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点不同
结算:通常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计算总成本,结清所有应付款项,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结算的目的在于最终确定项目的实际成本,为后续项目提供成本数据。
决算:在项目彻底结束后进行,对整个项目的所有花费做一个总结,评估整个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效益,为将来的项目提供经验。
范围不同
结算:主要关注工程建设阶段的费用,如建筑、安装等费用,发生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结算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处理预付款、进度款等。
决算:涉及从项目筹备到竣工投产的所有费用,由单一主体完成,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及预备费和投资方向调解税等费用。
目的不同
结算:目的是为了与合同的另一方达成一个最终合同价格,确认交易价值和清算债权债务。
决算:目的是总结和评价经济活动,正确核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的依据。
编制人和审查人不同
结算:一般由工程承包商(施工单位)提交,发包人审查;实行总承包的工程,由具体承包人编制,在总承包人审查的基础上,发包人审查。
决算:由财务部门主导,编制决算报告,提供财表使用者及决策者。竣工决算的文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人员编写,上报主管部门审查。
作用不同
结算:在项目交付后,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结清项目实际成本,为后续项目提供成本数据。
决算:在项目完全结束后,对整个项目成本进行最终的汇总和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将来的项目提供经验。
总结:
结算:侧重于单个项目的实际成本核算和支付,主要关注合同的履行和资金的清算。
决算:侧重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成本总结和财务分析,主要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决策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明确区分结算和决算,以确保项目费用计算的准确性、资金流动的顺畅,并为后续项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