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抽象:
这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逻辑推理:
这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的素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另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数学建模:
这是指根据实际的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养。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运算:
这是指掌握数学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以及初步的代数运算等。
直观想象:
这是指通过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包括对图形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
数据分析:
这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等。
数感:
这是指对数的理解、运用和态度,包括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关系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符号意识:
这是指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包括数学符号的识别、意义和运算规则等。
空间观念:
这是指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包括对点、线、面、体等空间元素的感知和理解。
几何直观:
这是指通过几何图形的直观感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应用意识:
这是指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意识:
这是指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掌握,更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形成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