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是 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施耐庵出生于江苏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祖籍苏州。
他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曾任钱塘县尹,但因不满官场黑暗,两年后辞官归里。
抗元与游历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施耐庵加入张士诚的起义军,成为其军师,帮助张士诚攻占苏州等地。
后来因意见不合,施耐庵离开张士诚,带着门人罗贯中四处游学。
隐居创作
施耐庵在江阴祝塘镇教书,后隐居在兴化白驹镇,以附近芦苇荡模拟梁山泊,与罗贯中一起构思创作《水浒传》。
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英雄小说的代表作《水浒传》。
文学成就
代表作:《水浒传》是中国古代英雄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用白话写成的古典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梁山好汉起义及失败的全过程。
语言风格:继承了说书人用群众口语讲述故事的传统,又实现了说书体语言的规范化和艺术化,描摹力强,生动形象。
思想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将“替天行道”“官逼民反”作为指导思想,对贪官污吏憎恨,对被压迫者同情,揭露社会矛盾。
其他信息
施耐庵不仅是《水浒传》的作者,还是罗贯中的老师,曾入仕钱塘(杭州)。
关于施耐庵的生平,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但普遍认为他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施耐庵的原名是施耳,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今属盐城大丰白驹镇)。
施耐庵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文学作品《水浒传》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