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是北宋时期的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出生于湖北襄阳,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且擅长鉴赏,被誉为“宋四家”之一。
主要成就
书法:米芾擅长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尤以行书成就最大。他的书法风格潇散奔放,严于法度,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程度。他的传世书法作品包括《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等。
绘画:米芾的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和山水画,创为水墨云山墨戏,以水墨点染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形成了独特的“米氏云山”风格。他的绘画作品虽然传世不多,但《珊瑚笔架图》等作品仍可见其艺术风格。
书画理论:米芾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画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生平与性格
米芾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因而人称“米颠”。他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崇宁年间担任无为军事长官时,廉洁公正,善察民冤,执法不畏强暴。米芾在书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
书法:《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
绘画:《珊瑚笔架图》。
著作:《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米芾的书法艺术和绘画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书画理论的重要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