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的形象复杂且多面,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热衷功名:
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参加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中举后甚至欢喜得发了疯,这是他热衷功名的最具体表现。
怯懦麻木:
范进面对胡屠户的辱骂和奚落,表现出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性格。即使胡屠户对他母亲进行不堪入耳的辱骂,他也不敢生气,充分显示出他的怯懦和麻木。
迂腐无能:
范进家中贫困无饭吃时,缺乏谋生技能,卖鸡时手足无措。听到自己中举时,还怀疑别人骗他,这些都说明他的迂腐和无能。
虚伪奸诈:
虽然范进是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但他也有知书达理的一面。中举后,他对曾经辱骂他、现在又趋炎附势的胡屠户并未有不合分寸的行为,甚至赏银给胡屠户,显示出他虚伪奸诈的一面。
受封建教育毒害:
范进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
综上所述,范进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扭曲的典型人物,他的经历和形象是当时众多热衷科举的读书人的一个范例和样板。作者通过他来展现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对社会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