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即“国风”,是各地民歌;“雅”是正统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统治阶级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的乐歌。
《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蒹葭》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
一片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结成霜。心上人儿,正在水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央。
一片芦苇又密又繁,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正在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高难。顺流而下去寻她,恍若站在水中高地上。
一片芦苇密茫茫,露水珠儿还没有完。心上人儿,正在那水边。
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险阻又曲折。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爱情和追寻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不懈追求。《关雎》中的雎鸠和荇菜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美好,而《蒹葭》中的芦苇和露水则象征着追寻过程中的艰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