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避税的常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政府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税收负担。例如,对于新设立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等,政府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政策来减少税负。
合理调整公司结构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来实现税收优惠。例如,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海外公司或在不同地区建立公司,来合理利用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
合理利用税收减免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税收减免来降低税收成本。例如,通过资产折旧、研发费用、捐赠等方式减少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
合理利用税收递延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税收递延来降低税收成本。
利用税收的差异性避税
企业可以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纳税主体之间以及不同投资方向的税负差异进行避税。
利用税法本身存在的漏洞
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的选择性条文、不一致、不严密之处以及一些优惠政策没有规定明确期限等进行避税。
转让定价避税
关联企业之间可以通过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转移利润等方式进行避税,涉及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或增值税等。
资产租赁避税
关联企业之间可以通过高价租赁设备、相互租赁资产等方式调节应纳税所得,以逃避高税负。
避税地避税
企业可以利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特区、开发区、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些低税负地区虚设常设机构营业或设置信托投资公司,转移利润从而减少纳税。
让利销售避税
企业可以通过让利销售减少销项税额,降低销售价格,以换取价格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但需注意国家税收的影响。
运用电子商务避税
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隐蔽性、快速流动性和对税基的侵蚀性进行避税。
选择合适的企业形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业务选择适合的企业形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小微企业等,以利用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分摊费用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分摊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使费用尽早地摊入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避税的目的。
通过名义筹资避税
企业可以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如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和还本付息方法,使企业达到最高的利润水平和最轻低的税负水平。
企业在进行避税时,应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采取不正当手段,以免面临法律风险。同时,避税策略应随着税法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