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化合价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如下:
化合价的定义
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反映了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得失电子的情况。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其中“+”表示正价,“-”表示负价。
数字“1”在化合价中通常不能省略。
化合价的读法
先读正负号,再读数字,例如:某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如钠(Na)+1,钾(K)+1,钙(Ca)+2等。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如氯(Cl)-1,氧(O)-2,硫(S)-2等。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铜元素:通常显+1或+2价,如铜(Cu)+1,亚铜(Cu)+2。
铁元素:通常显+2或+3价,如铁(Fe)+2,三价铁(Fe)+3。
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四铁二四六硫;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要记全。
化合价的代数和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特殊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氧根(OH-):-1。
硝酸根(NO3-):-1。
硫酸根(SO4^2-):-2。
碳酸根(CO3^2-):-2。
铵根(NH4+):+1。
磷酸根(PO4^3-):-3。
通过这些规则和口诀,可以更容易地记忆和理解各种元素的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