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信息 :包括作者姓名、文献标题、出版物信息(如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以及出版年份。作者姓名通常以姓氏在前,多个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文献标题应斜体,并注明所属出版物名称和版本号。出版物信息用括号括起来,并按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的顺序排列。特殊情况
期刊文章:
需要包括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和页码。
书籍:需要包括书籍标题、出版地点、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年份。
网页或电子资源:需要包括文章标题、网页URL和访问日期。
格式要求
顺序编码制:引文采用序号标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的序号排序。
著者-出版年制:引文采用著者-出版年标注,参考文献表按著者字顺序和出版年排序。
标注格式:参考文献序号左顶格个位对齐,并用加方括号表示,如。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右上角;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将之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时,不用角码标注。
其他要求
文献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一般为正式出版物。
文字和符号:使用合适的语言文字并严格区分规定的各种标志符号。英文科技论中的参考文献著录通常要求用英文来著录,但在著录非英文文献时,需要在著录条目的结尾,用圆括号括起的形式注明该文献原来的文种。
责任者: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字母后省略缩写点,姓氏可以全大写。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按GB/7 1615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规定书写,姓全写,名可缩写。
精选文献: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公开发表: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即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的文献。
引用准确性: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规范化格式: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这些规则有助于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便于读者查阅和引用。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所投稿期刊或学术会议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并遵循《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