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板机的编程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机型和具体应用场景有所差异,但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清零操作
在进行设定工艺参数之前,首先需要对分板机进行清零操作,即按下设备上的复位键,使其返回到初始状态。
设定工艺参数
送料长度:根据加工工件的长度和宽度,设置送料长度,设置时需要考虑工件出口处的安全距离。
送料速度:根据加工工件的材质和要求,设置送料速度,一般情况下,材质比较硬的工件需要设置较慢的送料速度,以保证加工质量。
下刀深度:根据加工工件的材质和要求,设置下刀深度,一般情况下,材质比较硬的工件需要设置较小的下刀深度,以保证加工质量。
切割速度:根据加工工件的材质和要求,设置切割速度,一般情况下,材质比较硬的工件需要设置较慢的切割速度,以保证加工质量。
设定调整参数
送料位置:根据工件的长度和宽度,设置送料位置。
下刀位置:根据工件的厚度和要求,调整下刀位置。
切割位置:根据工件的长度和宽度,调整切割位置。
运行程序
在设定调整参数完成后,即可运行程序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参数以确保加工效果符合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编程方法:
通过电脑导入Gerber资料
将切割程式提前制作好,再通过MES系统、光盘或U盘将切割程式共享到要转线(换线)的机器,可提升转线(换线)的作业效率。
使用CCD相机扫描并识别PCBA
在分板时,操作员可采用CCD相机将PCBA图像整板扫描并显示在软件界面上,然后直接通过鼠标点选软件界面上的PCBA切割点坐标,实现切板。
手动输入切割坐标
操作员可通过CCD相机传导实物图像、视觉辅助点对点找切割点,或者直接进行手动输入切割坐标的方式实现分板。
这些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用户根据不同的分板机型号和加工需求进行编程,以实现高效、准确的分板操作。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的机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并在编程过程中仔细检查参数设置,确保加工质量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