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编写铣床深度程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定义加工深度变量
例如,定义一个变量名为`depth`,用于存储当前的加工深度。
设置初始加工深度
初始化`depth`变量,例如设置为0,表示从初始深度开始加工。
设置加工循环次数
定义一个变量`num_loops`,表示需要重复铣削的次数。
编写循环语句
使用`for`循环或其他循环结构,在每次循环中执行以下操作:
将当前循环的深度设置为`depth`变量。
执行铣削操作,根据当前的`depth`进行铣削。
更新`depth`变量,将其增加一个预设的增量,例如每次循环增加3mm。
结束当前循环。
结束加工
循环结束后,完成所有预设次数的铣削操作。
```宏程序
% O0001 (D20 DIA. END MILL)
G0G17G40G49G80G90 T1M06 G54G00X-60.Y-40. ( 快速移至下刀点 )
G43Z200.H1 S1500M03
1=0 ( 初始赋值 )
2=-30 ( 最终切削深度, )
Z1M08 ( 快速移至工件表面Z=0 )
N5IF[1LE2]GOTO10 (如果1的值小于等于-30,执行N10段程序,否则顺序执行下个程序段)
1=1-3. ( 每次下刀3mm )
G01Z1F200. ( F200速度Z轴移至1的值 )
G41G01X-50.Y-35.D1
G01Y25.F50. X50. Y-25. X-51.
G40G1X-60.Y-40.F200.
GOTO5 (转移至N5行)
N10G0Z100.
G91G28Z0
M30
```
在这个示例中:
`1`变量用于控制每次的铣削深度,初始值为0,每次循环减少3mm。
`2`变量定义了最终切削深度为-30mm。
循环会一直执行,直到`1`变量的值小于等于`2`。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灵活地控制铣削的深度和次数,实现精确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