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司法程序的判决结果主要基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判决依据:
提起诉讼
原告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材料。
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后,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
答辩阶段
法院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接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
被告在15日内未提交答辩状的,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庭前调解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进行庭前调解,这是必经程序。
调解结果有三种可能:
双方愿意维持婚姻,原告撤回起诉,婚姻继续有效。
双方同意离婚并对子女及财产问题作出处理,原告撤回起诉,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
调解无效,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开庭审理
如果调解无效,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并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
开庭审理包括宣布法庭纪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步骤。
法庭调查包括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宣读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等。
法庭辩论依序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判决
法院根据庭审情况,再次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将径行宣判。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送判决书。
判决宣告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上诉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判决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常见问题解答
如果男方不同意离婚,法院会怎么判?
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情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法院会依法判决。
离婚判决生效后,双方婚姻关系何时解除?
调解或判决离婚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双方婚姻关系即解除。
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中的义务,另一方怎么办?
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部分,如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离婚司法程序的详细步骤和判决依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