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报警的处理程序如下:
当事人报警
当事人在遇到民事纠纷时,可以通过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求助。在报警时,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事发地点、事发时间、纠纷情况等必要信息。
警方接警并调查
警方接到报警后,会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并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证据,尽量协调解决纠纷。如果无法协调解决,警方会建议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当事人协商和调解
警方会引导当事人在现场进行协商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如果双方达成协议,警方会记录协议内容,并要求双方签字确认。
当事人选择法律途径解决
如果在现场无法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这时警方会建议当事人到相关部门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和处理。
法律途径的具体操作
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
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
诉讼解决:当事人通过上述途径解决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警方的辅助作用
接警时判断纠纷性质:接警员会详细询问事情经过,以判断纠纷的性质和紧急程度,决定警方是否会出警以及如何出警。
出警后稳定局势:警察到场后,首要任务是控制局势,防止矛盾升级,包括安抚双方情绪,保护现场证据。
调查取证:警察会对纠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包括询问双方当事人,记录陈述,调查现场情况,收集物证等。
调解建议:警察在调解过程中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倡导平等沟通,引导双方做出合理让步。
结案通知
案件侦破后,警方会告知当事人结案。
建议当事人在遇到民事纠纷时,首先尝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如果这些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包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报警时,应提供详细的信息以便警方能够有效地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