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军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处理程序应遵循以下步骤:
立即报警或委托他人报警
当事人应立即报警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报警,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并保护现场。如果造成人身伤亡,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在报警的同时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以及消防部门呼救。
保护现场并标明位置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救助伤者
在事故现场,当事人应当尽力救助伤者,并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先用肇事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在移动伤员时,应当做好标记,并留人看护现场,避免因移动现场而破坏证据或危及他人安全。
等待交警和医疗人员
在事故现场,当事人应当等待交警到达现场进行勘查,并配合交警进行调查。同时,医疗人员也会到达现场对伤者进行救治。
配合调查
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并收集证据,包括车辆损坏情况、路面痕迹、目击者证言等。当事人应当如实向交警提供事故经过和情况,并配合交警的调查工作。
责任认定
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和收集的证据,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责任认定书将作为处理事故的重要依据。
法律处理
如果事故中军人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并且涉嫌交通肇事罪,需要移交军队、武警部队有关部门进行相应处罚。具体法律依据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条。
民事赔偿
根据事故责任认定,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军人存在过错,除了民事赔偿外,还可能受到军纪处分。
部队介入
军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其所在部队也会介入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对军人进行教育、处理,并可能进行军纪处分。
记录和报告
当事人应当及时记录事故经过,并向上级归口管理部门和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对于涉及军民两方面的特大事故,还应当报告当地警备司令部或最高军事机关。
以上是军人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程序,具体操作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公正、合法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