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医患沟通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调解
医患双方自行调解:医患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方案。
申请人民调解: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达成调解协议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告知医患双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申请行政调解:医患双方可以向医疗纠纷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司法鉴定
如果调解不成,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
法律诉讼
如果对处理结果仍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民事诉讼更能获得合理的赔偿。
其他注意事项
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应封存、复印病历,以便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关键证据使用。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医患双方应保持理性和冷静,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纠纷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建议患者或家属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先尝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如果这些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