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算启动会
通常在10月20日左右举行,由一把手亲自关心、指导、协调预算的编制工作。
初步预算填报与资料准备
各部门在11月10日左右完成初步预算填报以及预算评审资料的准备。
预算分析与协调
一把手带队到各个部门听取意见,进行预算分析与协调,大约在11月20日左右进行。
管理层审核与修改意见
管理层在12月10日左右审核预算并提出修改意见。
预算定稿
在12月20日左右完成预算的定稿工作。
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
在12月25日左右签订年度目标责任状。
此外,预算编制过程一般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预算概念和项目分类
明确预算的概念和计算方式,划分预算项目分类,如日常预算和项目预算。
收集和整理基础数据
收集汇总数据,科学预估数据,对于已有数据记录的项目,可以通过“实际数据+标准差”进行使用;对于没有数据记录的项目,需要进行预估。
战略研讨和历史数据分析
预算的起点源于对企业战略和目标的深刻理解,通过回顾过去一年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指标,找出增长点和风险点,制作直观的图表和报告。
初步预算编制和审查调整
各部门根据企业预算委员会下达的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并在审查、平衡过程中,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单位予以修正。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流程,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与企业战略和目标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