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要工资的流程如下: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
首先,您需要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是必经的前置程序,不能直接起诉。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起诉
如果您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裁终局的案件,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只能申诉。
起诉准备
准备好起诉状和证据,包括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写明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的材料。
确定受理诉讼的法院和被告,一般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在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
提交起诉材料
持仲裁书、仲裁委员会的送达回证、民事起诉状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并按法院的指示进行。
递交起诉状及其附件,包括起诉状副本和证据材料,并缴纳诉讼费用。
法院立案和答辩
法院在接受起诉材料后,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答辩,说明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附上相关证据。
开庭审理
法院安排开庭审理案件,进行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法院可以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查阅证据等。
审判裁决
法院根据调查取证情况、当事人的陈述和已有证据等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判决或者裁定一经宣告,即具有法律效力。
强制执行
如果被告不履行判决,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将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建议
收集证据:在起诉前,务必收集好所有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催要薪水的记录等,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和工资的拖欠情况。
选择合适的法院:根据案件性质和被告情况,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
聘请律师: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聘请一位律师代为处理,律师可以帮助您理顺诉讼流程,避免忽视重要细节,并提高胜诉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追回应得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