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也是兵部尚书柳公绰的弟弟。他的一生充满了许多值得称道的故事和经历:
唐穆宗的赞赏:
柳公权因书法受到唐穆宗的赏识,皇帝曾提升他的官职,并询问他用笔的方法。柳公权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才可以叫做书法。”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书法哲学。
研习书法的刻苦:
柳公权年轻时常常独自走入山林,仰望天空,研习天上的云彩和群星,借鉴其中的灵感,练就了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他还向一位没有手的老人学习用脚写字,从而更加谦虚和勤奋。
以笔为谏:
柳公权在唐穆宗面前写字时,趁机劝诚皇帝要勤于朝政,不要沉溺于玩乐。他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穆宗听后改变了态度,明白了柳公权是在用笔法来劝诫他。
唐武宗的赞誉:
唐武宗曾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通过柳公权的一首诗来开脱她,并对柳公权赞赏有加,赏赐了他二百匹锦缎。
柳公权的戒骄:
柳公权在书法上取得成就后,一度变得骄傲。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卖豆腐的老人,老人的话让他警醒,从此更加谦虚和勤奋,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侍书与谏言:
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他不仅在书法上有所成就,还敢于直言进谏。例如,在唐文宗时期,他曾因直言不讳而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长寿与善终:
柳公权享年八十八岁,历经五个皇帝,备受推崇。他不仅书法成就斐然,而且在为人处事上也表现出了宽宏大量和正直不阿的品质。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柳公权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还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品格。他的故事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