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工程(Chang E Project)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的一项探月试验,始于2004年3月1日,是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该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
主要任务和目标
嫦娥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1.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2.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3. 探测月壤特性。
4.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各阶段任务
无人月球探测 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发射,2009年3月1日撞月,主要任务是绕月飞行并进行探测。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进行了深空探测和日地拉格朗日L2点探测等实验。
嫦娥三号:2013年12月2日发射,携带“玉兔号”月球车,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嫦娥四号:2017年1月9日发射,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嫦娥五号:2020年12月17日,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标志着“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的胜利。
载人登月 嫦娥七号:
计划模拟载人登月任务。
建立月球基地
嫦娥六号: 计划进行月背采样。 嫦娥八号
科学目标
嫦娥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包括:
1.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
2.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3. 探测月壤特性。
4.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工程目标
嫦娥工程的五大工程目标包括:
1.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2. 载人航天。
3. 深空探测。
4. 月球软着陆。
5. 月球样品返回。
首席工程师
嫦娥工程的首席工程师是欧阳自远。
工程组成
嫦娥工程由五大系统组成。
建议
嫦娥工程作为中国探月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实力,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国有望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的月球探索和利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