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盗版软件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以下是具体的追究方式和可能面临的后果:
民事责任
使用盗版软件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属于民事侵权行为。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若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刑事责任
销售盗版软件涉嫌刑事犯罪,具体罪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和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政处罚
各软件销售单位一律不得销售盗版软件。正在销售盗版软件的,应立即将盗版软件下架,封存后交当地版权管理部门统一销毁。销售盗版软件的,有关管理部门将予以收缴。对拒绝、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公安机关将对当事人予以治安处罚。
单位犯罪责任
若单位为犯罪主体,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建议
售卖盗版软件不仅会导致法律责任,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