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具体来说: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并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借鉴了国外的发展经验,适应了我国的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