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进口、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利用外资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很多领域如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港口吞吐量等均居世界第一位。因此,“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
人民需求转变
人民需求已经由过去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现在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表现为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均GDP已经由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现在的超过8000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教育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需求呈现出多样化。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尽管我国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区域、城乡、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这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主要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需求的转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