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推崇理性、自由、平等和博爱。启蒙文学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
启蒙文学强调人的价值和个性尊严,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并主张天赋人权。这种文学较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主人公的变化:
启蒙文学的主人公多为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甚至是英雄人物,如鲁滨逊、浮士德、费加罗等。这些人物的成功塑造显示了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
鲜明的政论性和教诲性:
启蒙文学常常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启蒙思想,具有教诲性。例如,法国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等启蒙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
民主性:
启蒙文学提出为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强调文学为现实服务,自觉地将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进行正面歌颂。
运用人民的语言和形式:
启蒙文学注重运用人民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打破了古典主义体裁分高低的清规戒律,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多样化的发展:
启蒙文学在体裁上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形式,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启蒙文学以其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对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正面描写,鲜明的政论性和教诲性,民主性,以及多样化的文学形式,成为18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