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是指 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即“县治”之意。在历史上,城关镇通常指代县城,是县政府直接管辖的区域。自新中国建立以来,许多县将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定为城关镇。
具体来说,城关镇的含义包括:
历史沿革:
在清代以前,我国的县城是县政府的直属地,没有乡镇建制;县郊则划分为乡,由乡老士绅自治。民国开始,部分县将县城也编为乡镇;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量县城建立了乡镇建制,这些县城通常被称为城关镇。
行政建制:
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名称由来:
城关镇的名称来源于古代县城的治理结构,当时县城周围常设有城墙以抵御外敌,而进出必须经过城门关卡,这一地带逐渐被命名为“城关”。
现代应用:
尽管有些县的治所迁移,但城关镇这一名称仍然被保留下来。在现代,城关镇通常是各自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在综合实力上常常位居全县各乡镇之首。
综上所述,城关镇是指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行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