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假的规定主要 取决于地方和单位的具体情况,并没有统一的国家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高温假的天数
高温假的天数没有统一的国家规定,一般由各地和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定。有些地区或单位在持续高温时可能会放一周左右的假期。
高温假的条件
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是高温假的主要法律依据。该办法规定了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高温津贴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度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度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特殊人群保护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综上所述,高温假的具体规定由各地和单位根据当地气温和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建议用人单位在制定高温假政策时,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并严格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