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的由来

时间:2025-02-15 04:19:37 网络游戏

裹脚,又称缠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摧残女性的风俗。关于裹脚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较为常见的解释:

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窅娘

南唐后主李煜有一位名叫窅娘的嫔妃,她纤丽善舞。李煜命人制作了一个高六尺的金莲台,并用奇珍异宝装饰,令窅娘以帛缠足,使其脚像新月一样向上弯曲,穿着素色袜子在金莲台上行走跳舞。这种舞蹈被称为“凌云之态”,后来这种风气从宫内传到宫外,并逐渐流行起来。

宋朝皇室的推崇

另一种说法是,裹脚起源于北宋后期,兴于南宋时期,到明清进入鼎盛时期。宋朝皇室和上层社会的女性也是裹足的先行者,这种对女性摧残的行为,居然是因为宋朝皇室的推崇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取悦男性

裹脚的原因是为了取悦古代男人,古代有三寸金莲之说。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

社会审美和文化影响

裹脚也与文化人欣赏和赞美有关。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是脚,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

隋炀帝的传说

还有一种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综合以上说法,裹脚的由来有多种解释,但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裹脚最早起源于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窅娘,后来逐渐从宫廷流行到民间,并成为一种社会审美和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