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家境贫寒,凿通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烛光读书,后成为大儒。
姜太公钓鱼:
姜尚隐居渭水,用直钩钓鱼,等待贤明君主,后成为周文王丞相。
孟母三迁:
孟子母亲为给孟子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最终孟子成为大儒。
赤壁之战:
曹操率领大军讨伐孙权,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以弱胜强。
楚王问鼎:
楚庄王借朝拜周天子名义,意图称霸天下,被周大臣以九鼎轻重回应。
商鞅变法:
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一鼓作气:
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利用士气振奋,一鼓作气击败敌军。
一字千金: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悬千金于咸阳门,征求能增损一字者。
东山再起:
谢安隐居东山后重新出山,助桓温平定天下。
图穷匕见:
荆轲刺秦王时,图穷匕见,最终失败。
纸上谈兵:
赵括虽熟读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惨败。
胆大如斗:
蜀国姜维胆量极大,被诸葛亮器重,后成为蜀汉大将军。
得过且过:
寒号鸟在夏天自鸣得意,冬天却冻僵,体现了得过且过的态度。
百发百中:
楚王手下养由基善射,箭术高超,被称为“百发百中”。
不耻下问:
孔子学生子夏向孔子请教,不耻下问,孔子称其为“文”。
孙康映雪:
孙康利用雪光读书,刻苦学习,最终成为饱学之士。
孙敬悬发:
孙敬为读书不打瞌睡,将头发绑在房梁上,一打瞌睡就扯痛头皮,从而醒悟继续读书。
项羽与刘邦:
项羽与刘邦争霸天下,最终项羽败北,自刎于垓下。
刘邦放走项羽:
项羽被围,刘邦派人送酒佳肴,项羽命人倒在地上,后刘邦下令放行。
左公与曾公: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重臣,两人名气大,但左宗棠自负,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
携民渡江:
刘备在新野大败曹军后,移驻樊城,率百姓渡江,百姓扶老携幼,刘备悲痛不已。
襄樊之战:
关羽兵败被杀后,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动襄樊之战,但最终大败。
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其出山辅佐,诸葛亮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饭千金:
韩信曾受漂母一饭之恩,后成为楚汉名将,厚厚报答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