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共分为四个等级,其排名称呼如下:
院试:
这是科举考试的最初级阶段,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院试的考生被称为生员或秀才,其中成绩优秀的被称为廪生。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是进入更高一级考试的必经之路。
乡试:
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级阶段,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因此也被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考中者被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至第十名则被称为亚元。
会试:
会试是在乡试基础上进行的,时间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地点在京城礼部官衙。参加会试的考生必须是举人,考中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参加殿试的考生必须是贡士,考中者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为三甲录取,一甲三名,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一甲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名考生合称为三鼎甲。
总结起来,科举考试的四个等级及排名称呼为:
1. 院试——生员(秀才)
2. 乡试——举人(解元)
3. 会试——贡士(会元)
4. 殿试——进士(状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