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是中国公民的唯一标识,由 18位数字组成,其编码规则如下:
地址码(前6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包括省、市、县(区)等。这6位数字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分配。
出生日期码(第7至14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前4位数字表示年份,接下来2位数字表示月份,最后2位数字表示日期。
顺序码(第15至17位):在同一地址码和出生日期码下,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顺序码由公安部门按照一定规则生成。
校验码(第18位):根据前面17位数字,按照特定算法计算得出的检验码。校验码的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X”表示。
通过这些规则,身份证号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公民,并包含其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和性别等。同时,校验码确保了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便于在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场景中进行识别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