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法官王浩所说的“不是你撞的人你为啥要扶”出自一起著名的案件,即 彭宇案。在该案中,王浩法官在庭审时质问彭宇的一句话:“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热议。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质疑,也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人们对于扶助他人的态度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失落感和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彭宇在2006年扶起了一位摔倒在地的老人徐寿兰,并将其送往医院。然而,徐寿兰及其家人反指彭宇是撞人者,并索要巨额赔偿。王浩法官在审理此案时,提出了上述质问,这一言论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甚至被认为是中国社会道德观念的一大倒退。
尽管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它也促使社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在法律与道德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勇于扶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