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和组织染色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细胞核、核酸以及酸性物质的分布。以下是关于甲苯胺蓝染色的一些关键信息:
染料特性
甲苯胺蓝是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属于醌亚胺染料类,是碱性染料。
其中的阳离子具有染色作用,能与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结合,从而使细胞核和酸性物质染成蓝色,而细胞质中的某些成分如肥大细胞的肝素和组织胺等可呈现异染性紫红色。
染色步骤
脱蜡至水:使用二甲苯和无水乙醇等试剂去除组织切片中的石蜡。
染色:将甲苯胺蓝液滴加在组织切片上,染色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
分化:使用冰醋酸液分化,使胞核和颗粒更清晰。
脱水透明:通过各级酒精脱水,最后用二甲苯透明,并使用中性树胶封固。
应用
甲苯胺蓝染色常用于观察细胞核和核酸,特别是在需要检测酸性物质如肥大细胞中的肝素和组织胺时。
该染色方法还可用于尖锐湿疣的初筛及肥大细胞的检测。
在医学诊断中,甲苯胺蓝染色对恶性粘膜上皮细胞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可用于口腔、宫颈和胃肠道上皮瘤变的检查。
试剂配制
甲苯胺蓝液的配制方法:称取0.1g甲苯胺蓝,溶于100ml 0.1M醋酸盐缓冲液中,置室温5天后使用,室温下可保存3个月,4℃冰箱中可保存半年。
注意事项
染色效果受染液存放时间的影响,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染色偏淡,建议适当延长染色时间。
在使用甲苯胺蓝染色时,应注意其碱性特性,避免与其他酸性试剂混合使用。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在细胞和组织染色中非常有用的技术,适用于多种医学诊断和研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