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写作背景

时间:2025-02-14 02:35:54 网络游戏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杜甫已经五十七岁,距离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他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最终来到岳阳(今属湖南)。当时杜甫年老体衰,患有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生活凄苦不堪。在国家层面,唐王朝已经处于衰落期,内有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外有吐蕃入侵等威胁。杜甫作为一位心系国家安危的诗人,深感国家的不安定和人民的疾苦。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时间背景:

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也有说法认为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

个人背景:

杜甫在创作此诗前,已经历了多年的漂泊生活,离开夔州,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最终来到岳阳。他年老体衰,患有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生活凄苦不堪。

心境感受:

杜甫在漂泊的过程中,深感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同时国家又处于多灾多难的时期,这些经历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心境。

社会背景:

当时唐王朝已经处于衰落期,内有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外有吐蕃入侵等威胁。杜甫作为一位心系国家安危的诗人,深感国家的不安定和人民的疾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登上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发出由衷的礼赞,并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登岳阳楼》。